浙江德清農村生活污水都經“澡堂”達標排放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尤其是對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是浙江德清縣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工程,影響著萬千百姓的生活品質。該縣著力打造的省內具有鮮明代表性的“一根管子接到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模式,自2014年啟動建設以來,經過兩年的推進,成效明顯。據悉,今年年底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覆蓋率將達到100%,農戶受益率達到90%以上。

家門口變干凈了
記者近日在洛舍鎮砂村章家橋看到,村道鋪上柏油路面,家家門口有綠化。干凈整潔的村莊環境,很難想象這里曾是塵土飛揚的臨礦村莊。
66歲的村民姜水珠正在張羅午飯。從自家菜地采摘來的綠色蔬菜,在水池里浸泡洗刷后,分離出的廢葉被丟進了一旁的餐廚垃圾桶,污水就沿著廚房間污水管,直達村里的污水處理點2號池內。各家各戶的餐廚污水、洗滌污水和衛廁污水,最終匯聚在這個“澡堂”浴湯,經過專業的“洗滌”,污水變回了清水,被排放到了溪流中。
“以前可不是這樣的,我們農村人哪懂這些,用完的水就直接倒在屋子邊咯。”姜水珠回憶起過去在老屋時的情景,每到夏天,蒼蠅蚊子滿天飛,大家備受困擾,好在這一切隨著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啟動。挨家挨戶都接上了管道,直通污水處理池。記者在村里隨機走訪幾處農房后發現,每戶都安裝了衛生間污水管、化糞池污水管和廚房間污水管,進行分門別類。有了對農村生活污水的集中收集和處理,房前屋后的環境變得更美麗了,村民成了直接受益者。
污水有地方“洗澡”了
為有效地管理農村污水站點,該縣組建農村生活污水長效運維中心,對每一個站點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當天上午10時左右,記者在砂村南莊自然村微動力站點,見到了商達環保有限公司運維小組的工作人員嵇國忠和黃濤。這里就是污水們的“澡堂”,只有在這里干干凈凈地洗完澡,它們才能被排入河水溪流中。
每隔半個月嵇國忠和黃濤都要來這里巡查,工作內容包括清除該站點周邊的垃圾、進行設備維修等,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把每個站點的進水口以及出水口的水質取樣,帶回去檢測是否達標。嵇國忠說,在運維中心的管理平臺上,利用3G技術對全縣各個站點進行了遠程監控并實施指令傳輸,還能通過PC端和手機端隨時調取站點監控畫面,查看站點附近狀況,確保每個站點都得到有效運行。
“這座日處理20噸的站點可直接受益農戶80戶,這里農戶比較多,所以采用微動力站點建設,那么農戶相對分散較小的區域則采用無動力站點建設,里面的污水進入后通過厭氧消化池、濾池以及人工濕地的方式處理污水。”洛舍鎮城建辦副主任沈旭明表示,經處理后污水水質均能達到排放標準。
那么對于在農村的企業或商店來說,污水是否能直接納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相關負責人也給出解釋:只有該企業產生的生活污水才能納入其中,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水、污水,則由企業自行打包運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置。
“將農村污水治理運維納入村規民約、文明公約中,從源頭上引導污水入管,并采用科學治水、智慧治水對各個站點實施全天候監測,對水質定期檢測,確保水質符合標準,頒布相應的管理辦法來把牢督查落實關口。”縣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如何全面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機制的運作。
據悉,在前兩年已經完成全縣112個村、1972個站點,受益農戶39159戶,農戶覆蓋率達到83%以上的基礎上,今年作為三年行動計劃中的最后一年,將計劃實施25個村、40個站點,近5000戶農戶受益,從而確保農戶覆蓋率達到90%以上。
深圳合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合續環保投資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及運營為一體的高新科技企業。公司自2012年成立至今,已自主研發出污水處理及固廢處理專利技術57項,為各層次環保投資運營公司、地方骨干環保工程公司、政府等提供城鎮兩污治理解決方案,并涵蓋設備銷售、托管運營、技術管理平臺輸出等專業化、品牌化、規模化服務。







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