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波逐流”漸成痛腳,綠色海綿引領城市走向
海綿城市建設改變了過去的傳統理念,強調城市開發和建設要盡可能維持區域天然狀態下的水文機制,通過一系列的分布式措施創造與天然狀態下功能相當的水文和地表景觀,減輕城市化地區水文過程畸變帶來的社會及生態環境負效應。
每到暴雨時節,眾多城市不能幸免,大街小巷成了“隨波逐流”的地方,“小橋流水人家”不再是美好的畫圖,成為了城市的憂傷。為何我們的城市面對暴雨都只能一聲感嘆?都只能是“正在有序開展救援”?這暴露的其實還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城市的排水系統出了問題。地上是一派繁華,地下卻無人投資,我們把更多的錢用于城市建設,卻讓地下排水管網成為了被遺忘的角落。
由此,海綿城市的綠色發展理念可謂恰逢其時。
雨再大也不用“看海”
海綿城市戰略到底怎樣的,又將如何解決中國城市內澇問題?北京建筑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院長李俊奇稱,海綿城市是一種形象的表述,不能簡單地理解僅僅是為了雨水集蓄回用,也不是水利防洪或排水防澇。應從整體來看,它以低影響開發為核心指導思想,以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水資源為戰略目標,通過灰色與綠色基礎設施相結合,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種開發模式。
海綿城市是通過對原有的城市管網進行改造,在發揮城市“灰色”基礎設施(排水管網等)的功能的同時,結合城市“綠色”基礎(綠色屋頂等)設施,協同發揮城市的“海綿”功能,希望能夠解決城市內澇及蓄水等問題;其核心指導思想是低影響開發,LID始于上世紀90年代的美國馬里蘭州,是一種創新型的雨水管理模式。
LID模式主要是將透水鋪裝、綠色屋頂、滲透塘、雨水濕地、蓄水池、植草溝、植被緩沖帶、初期雨水棄流設施等一系列低影響設施,根據不同區域水文地質、水資源等特點進行組合,實現雨水的儲存、過濾和凈化。在減少暴雨期間雨水峰值的同時,促進雨水的下滲補充城市地下水,與此同時,暴雨徑流量的減少以及LID設施對雨水的過濾凈化,也減少了城市大雨所帶來的面源污染。
拉動超萬億投資?
中國經濟再開動一引擎。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海綿城市的建設需要滲、滯、蓄、凈、用、排等工程技術設施,具體包括排水防澇設施、城鎮污水管網建設、雨污分流改造、雨水收集利用設施、污水再生利用、漏損管網改造等等,總的建設成本大概在1.6億-1.8億元/平方公里。其中滲、滯、蓄等源頭減排項目投資約占1/3。
2015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海綿城市要與棚戶區、危房改造和老舊小區更新相結合,并和地下管廊建設結合起來,自今年起,要在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在基礎設施規劃、施工、竣工等環節都要突出相關要求。增強建筑小區、公園綠地、道路綠化帶等的雨水消納功能,在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等擴大使用透水鋪裝。
按照每個城市平均25億元左右的投資測算,海綿城市的建設將拉動超過1.5萬億左右的投資。
保守估算,海綿城市建設將拉動超萬億的投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稱,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有效推進新型城鎮化,與此前拉開序幕的全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棚戶區、危房改造相輔相成,對于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容小覷。
政策催化劑不斷加碼
就在近日,第二批海綿城市國家試點出爐,共有包括深圳、珠海等14個城市入選。消息稱,中央財政將對試點城市進行三年補貼,直轄市每年6億元,省會城市每年5億元,其他城市每年4億元。相比第一批16個城市,第二批試點城市數量相當,且大多為一二線發達省會城市。相關研究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樂觀預計后續項目落定將快于第一批,而第一批試點城市項目也預計在二季度進入招投標高峰期。
目前來看,全國各地海綿城市規劃建設已如火如荼?!袄ッ魑迦A區明確今年建設海綿城市試點,海南三亞‘海綿城市’規劃評審確定建設用地74.7平方公里,山東濟南把建設海綿城市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據悉共安排43個大項、137個子項,總投資79.26億元,通過2至3年完成試點區域海綿城市建設任務。福建廈門敲定海綿城市建設重點區域總面積255.22平方公里……”
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關“海綿城市”建設的項目出現大幅增長。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以來,僅武漢、濟南、成都、池州、遂寧、湛江等近20個城市的“海綿城市”總投資就達2671億元,總項目量達到2052個。
“預計海綿城市的市場總規模約為2萬億元?!北姸鄻I內人士認為,以目前已經啟動的16個試點城市的項目經驗估算,海綿城市的總建設成本約為1.5億—1.9億/平方公里,一個城區就能拉動上百億投資,目前試點城市項目配套資金到位總額已達到1491億元。
?。ū疚木C合東方網、界面新聞、證券市場紅周刊、澎湃新聞)(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深圳合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合續環保投資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及運營為一體的高新科技企業。公司自2012年成立至今,已自主研發出污水處理及固廢處理專利技術23項,為各層次環保投資運營公司、地方骨干環保工程公司、政府等提供城鎮兩污治理解決方案,并涵蓋設備銷售、托管運營、技術管理平臺輸出等專業化、品牌化、規模化服務。







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