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科技之光》聚焦合續環境解決鄉村污水處理難題
2月11日周六17:25,央視十套科普欄目《科技之光》播出了以鄉村污水處理為內容的專題節目—“鄉村去污記”,重點報道了合續環境分散式污水處理模式及產品。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視,衛生條件和人居生活環境改善成為了鄉村發展重點方向,鄉村污水治理更是不容忽視的必要環節。2月11日,CCTV-10科技頻道的科普節目《科技之光》節目播出以鄉村污水處理為內容的專題節目—“鄉村去污記”,引起廣大關注。
由于旅游業的發展,大理洱海邊興起了許多旅店、民宿、客棧,新建的旅店無法加入村鎮的排污管道,產生的污水無法處理,因此產生了污水排放的問題。節目中,以大理喜洲鎮洱海旁一家客棧利用新型污水處理設備成功解決污水處理難題為例,詳細介紹了合續環境自主研發的污水凈化箱—耐斯,該設備能將客棧每個房間的污水收集起來,采用生物膜法使客棧的污水得到凈化,從0.6到25噸的處理規模能完全幫助客棧、酒店等解決污水處理問題,改善旅游區的生態環境,助推村鎮旅游行業的發展。
節目還介紹了多家多戶村鎮區域組團式污水處理站模式。該模式是通過合續環境貝斯污水處理設備,在村鎮組團式布局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的采用管網收集,建立村鎮污水處理站,將成百上千戶的村鎮家庭污水組團式集中進行處理。同時還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平臺進行集中智能化管理,實現大數據管理、遠程調控……這種處理模式也將有效解決農村污水的就地處理,確保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續發揮效用。
而對于分散居住的農村家庭,污水處理問題則比較突出:居民分散、地形地勢復雜、管網投資大、施工困難……而合續環境針對分散的小戶家庭研發的小型污水處理凈化器——中國罐,則恰好解決了這些難題。該設備比美國、日本研發的分戶處理設備更加輕巧靈便,也更符合我國一家一戶分散居住的污水處理模式:將家庭廚衛盥洗和沖廁污水通過管道集中收集,排入地埋在庭院中的中國罐,生化成適宜澆灌花圃菜園的回用水,將生活污水變為生活所需資源,相當于一座微縮版的污水處理廠。該模式實施易、價格低、能耗省、無異味、噪音小、使用壽命長、出水水質好、維護管理簡單,能促進我國農村廁改、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實現節約用水!
此次《科技之光》節目對合續環境污水處理模式和設備的報道,是對合續環境多年來專注于分散式污水處理行業的肯定。合續環境十分榮幸能夠通過此次節目讓更多人了解農村污水處理的模式,幫助更多的村鎮解決污水處理難題,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生活環境,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未來,合續環境將繼續專注于分散式污水處理產品的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開發和工業化、規模化生產,也將在污水處理設備家電化、微型化、智能化的創新性道路上不斷發展前行,利用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將農村污水就地消化、就地吸收、循環利用,為解決我國農村污水處理難題發揮積極的作用。從村鎮組團式污水處理站到分戶式污水處理凈化器,合續環境所能改變的不僅是一村一戶的面貌,更是對江河湖海環境保護的有力支撐!









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