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續環境出席第3屆(長三角)城鎮和農村污水處理解決方案熱點論壇
2020年8月13-15日,第21屆中國環博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由中國貿促會建設行業分會水工業委員會、村鎮環境科技產業聯盟、中國環博會主辦的“第3屆(長三角)城鎮和農村污水處理解決方案熱點論壇”同期舉行。
中國環博會現場
論壇圍繞城鎮污水處理高質高效的技術解決方案、農村污水處理系統解決方案及運維管理的主題展開深度探討,合續環境副總裁張健民受邀參會。
8月14日下午,張健民副總裁發表了“各地方排放標準下合續環境標準化設備工藝及運維設計理念”的主題演講。演講圍繞各地方農村污水處理標準、農村污水處理技術路線與設計、合續環境標準化設備處理技術以及污泥處理處置方向等內容展開。
張健民副總裁演講現場
張健民副總裁首先例舉了31個省、市、自治區的地方標準,他指出,各地方標準中,不同地方標準對應處理規模不同、考核污染物指標和濃度不同。同時拋磚引玉提出了“各地方標準各不相同的排放標準情況下,產品應如何定位?”等問題思考。
張健民副總裁對比了中國和日本農村污水處理技術路線與設計。他指出中國與日本在農村污水處理技術路線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國標技術標準、地標技術規范等中推薦的設計值范圍過寬。隨后,他介紹了由中科院生態研究中心牽頭起草的《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標準》、《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評估規范》和《村莊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技術規程》等標準所涉及的內容。
張健民副總裁演講現場
針對各地方標準,張健民副總裁說,合續環境對各地方標準進行了歸納與整理,提出了四個等級標準和與之對應的二大處理工藝,形成標準化產品。標準化產品不僅可以保證各個處理功能區規范化、工藝穩定,還可以使產品的制造成本最優化。另外,在運維方面,標準化的產品還可以確保運維模式可復制性,降低運維成本。
對于考核氨氮、不考核總氮的地方標準,張健民副總裁說,行業一般采用氨氮硝化處理工藝。這樣處理并不能降低水中的含氮總量,過量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還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硝化與反硝化結合的處理工藝,針對不考核總氮要求的標準來說,成本過高。
合續環境自主研發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工藝,在N個填料上同時實現硝化與反硝化反應,硝化階段所需溶解氧更低,可節約能耗。也同時去除氨氮和總氮,無需硝化液回流。
針對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泥的問題,張健民副總裁指出,目前部分地方標準對污泥處置做了說明。譬如福建、江西、海南、甘肅等地方標準,要求污水處理設施中產生的污泥應定期清掏并合理處置,處置時應遵循資源化利用優先的原則,排放污泥農用應滿足GB4284的要求,排放污泥用作園林綠化的應滿足GB/T23486的要求。
目前我國污泥處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堆肥、自然干化、焚燒等方式,我國大部分地區仍采取最簡單的填埋方式。張健民副總裁建議,污泥處理采用堆肥的方式,二氧化氮排放量是焚燒法的1/50。通過就地高溫二次發酵堆肥工藝、可移動式堆肥一體化設備等,變廢為寶轉變成優質肥料,實現污泥的再利用。







微信公眾平臺